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

【第71回講論會】

圖片
  大家好: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的第71回講論會即將到來。本次講論會邀請到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大學(Universität der Bundeswehr München)的Stephen Milder擔任講者,並由盧省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擔任主持人。本次演講將探討Petra Kelly(1947-1992)在跨國綠色運動形成過程中的關鍵角色,並進一步揭示跨國綠色運動與國家政治結構以及對於全球環境關切之間的張力。以下為活動訊息,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參與。    活動資訊: 主 題:Petra Kelly and the Making of the Global Green Movement  演講人:Dr. Stephen Milder (Rachel Carson Center / Universität der Bundeswehr München)  主持人:盧省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日 期:2025年11月21日(五)  時 間:15:30-17:20  地 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視聽教室  主 辦:台灣世界史討論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摘 要:綠色政黨通常被作為各國的個案研究來探討,其中以西德的「綠黨」(Die Grünen)最為著名,常被視為一個在 1983 年進入聯邦議會後誕生的、具有德國特殊性的政治現象。然而,許多學者將西歐與北美的綠色政黨連結到 1960 年代以來更廣泛的「價值轉變」,而許多運動者也自稱是「全球綠色運動」的一部分。這引出了幾個關鍵問題:綠色政黨是否真正具有跨國性,還是僅僅是平行的國內發展?為什麼它們主要出現在西方世界? 作為西德綠黨共同創辦人及首位「代表人物」的佩特拉‧凱利(Petra Kelly),以其特殊的跨國經歷體現了全球綠色政治的精神。她的跨國人生軌跡——童年在巴伐利亞、青少年時期在美國成長、就讀於美國大學與阿姆斯特丹大學、並曾在布魯塞爾的歐洲共同體任職——深刻形塑了她對西德社會運動的參與方式。身為 1983 至 1990 年的聯邦議會議員,她曾進行多達 119 次國際出訪,支持世界各地的在地運動,並串聯跨國的行動者網絡。儘管她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獲得「正義生活獎」(Right Livel...

【2025-2026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第70回講論會】

圖片
【2025-2026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第70回講論會】 大家好: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的第70回講論會即將到來。本次講論會以圓桌論壇形式舉行,邀請到汪采燁(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馮卓健(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張韡曦(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及盧省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這四位年輕學者將在本次講論會中,分享各自的研究經驗、方法思考與理論對話,並共同探討當前世界史研究的新趨勢與挑戰。本次的講論會由李峙皞(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擔任主持人,並與中研院史語所禮俗宗教研究室、世界史研究室共同主辦。以下為活動訊息,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參與。 活動資訊: 主 題:「經驗與對話:反思世界史研究」(Experience and Dialogue: Reflections on Recent Trends in World History)圓桌論壇 演講人:汪采燁(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馮卓健(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張韡曦(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及盧省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持人:李峙皞(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日 期:2025年10月24日(五) 時 間:15:00-17:0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5樓會議室 主 辦:中研院史語所禮俗宗教研究室、世界史研究室、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敬祝 鈞安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主持人 吳孟軒(中研院史語所) 2025年10月7日

「活動宣傳」2024-2025年度台灣世界史討論會活動-研討會公告

圖片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2025 年度研討會 歡迎報名! 親愛的朋友們好:                  我們誠摯邀請您參加由「台灣世界史討論會」主辦的 2025 年度研討會。本次研討會將於   5 月 24 日(星期六) 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舉行,歡迎對世界史有興趣的師長與研究者報名參與,一同交流討論! 活動資訊: ●   日期 : 2025 年 5 月 24 日(星期六) ●  時間 :上午 9:30 至 下午 5:30 ●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文物陳列館 5 樓會議室 ●   報名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73CWeUCfELf85SOMXmYl1NAdm1LscQ2XtxdbBRzrGxFXQag/viewform ●  報名截止日 : 2025 年 5 月 18 日(星期日) 聯絡人: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主持人 陳立樵    聯絡電郵: 129705@mail.fju.edu.tw 中研院史語所世界史研究室助理   蘇軒毅    聯絡電郵: mikesu9014@gmail.com 提醒您:本活動場地容納人數有限,若報名人數超過上限,將以師長與學者優先,敬請見諒,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第68回講論會】

圖片
2024-2025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第68回講論會 大家好: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的第68回講論會即將到來。這次邀請到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員鄭維中,為我們講演的主題:「連結看得見的城市——航行於巴達維亞與長崎間的唐船(1665-1719)」。鄭研究員在十七世紀臺灣的海洋史有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近年來出版的著作《海上傭兵》(衛城出版)、《島嶼歷史超展開》(春山出版),獲得學界與不少讀者的肯定。 本次的演講,感謝臺灣大學歷史系的協助。以下為演講的介紹與活動訊息,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參與。 講演介紹: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於長崎與雅加達(之後為巴達維亞)間建立航線前,兩地少有貿易聯繫。17世紀中期,兩地間的唐船貿易,由鄭成功轄下商人經廈門中轉進行。1650年代起,鄭氏家族與東印度公司間的商務爭端日漸升高,導致1661年之戰爭。1669年起,巴達維亞當局放寬對直航長崎與巴達維亞兩地之唐船的控制。東寧鄭氏政權與巴達維亞之荷蘭東印度公司持續敵對,加上鄭氏與清廷的對立,以及中國與日本無國交的狀態,巴達維亞唐人遂得以在1665至1719年間進行長崎——巴達維亞直航貿易。 活動資訊:   主題:連結看得見的城市——航行於巴達維亞與長崎間的唐船(1665-1719) 演講人:鄭維中(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主持人:林美香(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日期:2025年3月14日(五) 時間:15:00-17:00 地點:臺灣大學歷史系會議室(文202) 敬祝 鈞安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主持人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系) 202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