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台灣世界史論壇第二十三回 紀要

圖片
講題:原始白色與變異黑色:近代學者毛波推伊的遺傳觀與西方古典傳統 主講人:楊彥彬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助理教授 )     本次演講主講人為我們相當詳盡地介紹了西方近代學者嘗試以各種不同想法解釋黑人、白人膚色不同的問題,主要有「神蹟說」、「內在器官說」和「人類遷移與外在氣候環境說」等等。而十八世紀的法國學者毛波推伊( Maupertuis, 1698-1759 )則主張黑白同源,也就是黑人的黑皮膚是白人移居熱帶地區以後,因長期處身於高溫乾燥的環境之下,使得膚色逐漸變深造成的。這樣的論點是 1740 年代法國學界的主流意見,毛波推伊更進一步以黑人生出白小孩做為有力證據,將人類單一起源的問題擴展到遺傳上。     自古以來,有關黑色皮膚的討論在西方學界屢見不鮮,如何呈現這其中千絲萬縷的關係向來是史學家所關注的焦點,本次演講不僅讓我們得以一窺十八世紀法國學界對此項議題的研究重心,同時更為我們提供了歷史圖像所特有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世界史討論會第23回

各位世界史討論會的老師與學生大家好: 下週五(12/ 20)下午三點鐘,世界史討論會第23回將於輔大歷史系舉行,歡迎 大家一起參加。年終歲末,也讓我們共聚一堂,回首過往,喜迎新年 。 在此先祝福大家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演講資訊如下: 主講人:楊彥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助理教授) 主持人:周雪舫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評論人:陳樂元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助理教授) 時間:2013.12.20 下午3:00〜6:00 地點:天主教輔仁大學文開樓3樓3A會議室 林美香敬上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二十三回 演講資訊

原始白色與變異黑色: 近代學者毛波推伊的遺傳觀與西方古典傳統 中文摘要     1740 年代的法國學界對於黑人膚色的由來有相當多的討論,主流意見傾向氣候解釋模式:白人移居熱帶地區之後,由於長期處身於高溫乾燥的環境之下,遂使得膚色逐漸變深。毛波推伊( Maupertuis, 1698-1759 )支持這種看法,並且以黑人生出白子的現象論證人類最原始的膚色是白色。他甚至還建議實行白子婚配的人體試驗,嘗試培育新人種。雖然毛波推伊的看法相當新穎,但是我們不應該忽略古典作品可能是這位法國學者構思遺傳問題時,所運用的重要知識來源。 關鍵詞:啟蒙運動、古典文學、毛波推伊、黑人膚色、遺傳 主講人:楊彥彬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助理教授 ) 主持人:周雪舫  (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 評論人:陳樂元  (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助理教授 ) 時間: 2013.12.20  下午 3 : 00 〜 6 : 00 地點:天主教輔仁大學文開樓 3 樓 3A 會議室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二十三回 公告

各位老師與同學: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二十三回,即將於 2013 年 12 月 20 日(五)於天主教輔仁大學舉辦,詳細議程如下,歡迎各位踴躍參加! 時間: 2013.12.20 下午 3 : 00 〜 6 : 00 地點:天主教輔仁大學文開樓 3 樓 3A 會議室 講題:原始白色與變異黑色:近代學者毛波推伊的遺傳觀與西方古典傳統 主講人:楊彥彬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助理教授 ) 主持人:周雪舫 (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 評論人:陳樂元 (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助理教授 )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敬上

Anthony McElligott教授 來台系列演講

  Anthony McElligott 教授 來台系列演講 ◎場次一 講 題:有用的身體與國家:德國生物種族政策( The Useful Body and the Nation:  Germany’s Bio-Racial Politics ) 時 間: 102 年 11 月 18 日 ( 一 ) 10:00-12:00 地 點: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 文學院 155 教室 ◎ 場次二 講 題:反思威瑪共和權威與公民身分( Rethinking Authority and Citizenship in the Weimar Republic ) 時 間: 102 年 11 月 21 日(四)  15:00-17:00 地 點:國立台北大學歷史系 文 1F11 教室 ◎ 場次三 講 題: 1916-1945 年間德國的法律與暴力權術( Law and the Politics of Violence  in Germany, 1916-1945 ) 時 間: 102 年 11 月 22 日(五) 14:30-16:30 地 點: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歷屆記錄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歷屆記錄 第一回   時間:2008.03.28 地點:國立台灣大學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 講題:The Dissertat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Early Modern Republic of Letter 講者:張谷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副研究員) 主持人:楊肅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第二回 時間:2008.06.27 地點:天主教輔仁大學文華樓 LI 310 講題:亨利八世政府對王典故的新歷史解釋 講者:李若庸(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 副教授) 主持人:李鑑慧(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助理教授) 第三回 時間:2008.09.26 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視聽教室 講題:Queen Elizabeth’s Language of Clothing and the Contradictions in her Construction of Images 講者:林美香(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副教授) 主持人:鄧世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副教授) 第四回 時間:2008.12.26 地點:國立台灣大文學院會議室 講題:Codex in Crisis: Reading and the Book in Transformation 講者:Anthony Grafton(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主持人:楊肅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第五回 時間:2009.03.27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季陶樓340423會議室 講題:St. Martha 的形象與悲謹會宗教運動 講者:花亦芬(國立陽明大學 副教授) 主持人:林美香(國立政治大學 副教授) 第六回 時間:2009.05.16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2F振芝講堂 講題:大陸目前世界史研究的現況 講者:錢乘旦(北京大學世界研究院 院長) 講題:英國女工會者對國家福利政策的態度—以女工會同盟為例,1880-1920 講者:王文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主持人:孫隆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 教授) 講題:有關十八世紀法國女性與書信文化的歷史探詢 講者:秦曼儀(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二十二回 紀要

圖片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二十二回 紀要 開幕     本次討論會於 2013 年 9 月 27 日於國立中興大學舉行,共計三場討論會,自上午十點三十分至下午六點整。首先由中興大學歷史系林志龍助理教授致詞開場,中興大學歷史系吳政憲主任亦到場歡迎所有來賓的蒞臨。 第一場 主持人 : 周樑楷 (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講者:許家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講題: 〈馬拉松之役的文獻與考古〉     以有關馬拉松之役的考古成果和歷史解釋做例子,說明歷史學和考古學如何結合、互相影響。最初,關於馬拉松之役的考古研究是根據古代文獻展開的,當考古出土物的研究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其成果會反過來影響、修正歷史學關於馬拉松之役的解釋方式。而歷史學和考古學都傾向於將文獻記載的事件與考古發掘結合,但這可能造成穿鑿附會、無法充分發現出土物原有本質的結果。真正客觀、嚴謹的研究,應該要結合各種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跳脫以往將歷史與考古主觀聯結在一起的處理方式,才能讓考古學能有效地發掘歷史的真實。 講者:黃俊龍(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講題:〈雅典的民主與法治〉,     民主被認為是維護自由、平等的政治制度,而法治則是與社會秩序息息相關之事,民主與法治是否如柏拉圖理論所言的終難兩全。然而,在雅典的歷史中,除了短暫的政變和戰爭,社會秩序十分穩定,柏拉圖預言的無政府或暴君專政情況並未實現。因此,本文希望探討理念思想和歷史現實中的差異,並以 Aeschines 和 Demosthenes 兩人的法庭辯論做為觀察雅典法律運作的史料。根據本文的討論,呈現在法庭的主要民主精神是人民主權而非自由、平等;雅典的改革是漸進式的,其民主制度保有相當程度的貴族政治色彩;自由、平等是思想家的最高理想,各種制度都只是實踐理想的工具,在歷史進程裡,理想與工具運用之間一直存有緊張關係。 第二場 主持人:孫隆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講者:葉嘉華(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講題:〈織品商與文藝復興晚期佛羅倫斯頭巾時尚之形塑-以薄紗商人 Donati 家族為例〉 講稿題為:〈時尚推手:薄紗商人 Donati 家族與十七世紀初...

緊急公告

緊急公告:       第二十二回台灣世界史討論會,交通補助部分, 由於中興歷史系申請補助 研究生「高鐵」來回車票之申請, 未獲校方通過。目前僅能補助台鐵 及客運,補助以「台鐵自強號」 為上限。欲搭乘「高鐵」前往者,仍 可持票根申請補助, 但僅能補助「台鐵自強號」之金額。由於公文收 到較晚, 現在才通知各位,至感抱歉。亦深深感謝中興大學歷史系的 協助。 台灣世界史討會助理  張佑如 敬上

未演講的研究生,若確定參加今年九月二十七日的討論會,可先向助理報名!

各位世界史學者與研究生:   本次討論會僅提供 五十名 未演講的研究生車資補助,確定要參加今年九月二十七號討論會的研究生,可以電子信件先向討論會助理報名,以 報名時間先後 做為補助順位的依據。   欲報名者請 來信至討論會信箱 ,報名時間為即日起至 九月二十六號晚間十點止 ,謝謝! --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助理  張佑如 敬上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二十二回 公告

各位世界史學者與研究生: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二十二回,即將於2013年9月27日(五)於國立中興大學舉行,詳細議程與交通資訊如下,歡迎各位踴躍參加!         因討論會經費有限,車資補助將以擔任本次討論會之主持、主講、評論者優先。未擔任本次主持、主講、評論工作的研究生,若居住地在台中市以外,可獲得中興大學歷史系之交通費補助,辦法如下: 1. 中興大學歷史系將提供 與會研究生跨縣市的交通費補助 (不包含台中市區內交通費,亦不包含從所居地移動到高鐵、台鐵或客運車站之交通費), 最高補助金額以同路段高鐵票價為基準 ,領取補助者必須持有 當日車票 票根 方能申請。總名額以五十人為限,將 按照郵寄收件順序提供補助 ,無法提供超過數限者車資,請同學特別注意。 2. 在討論會現場由中興大學歷史系發放「 個人帳戶資料表 」給同學填寫,會後將「個人帳戶資料表」與 簽上姓名的車票票根 ,一併以 掛號寄送至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系辦 ( 402  台中市南區國光路 250 號 / 綜合教學大樓六樓, TEL : 04 - 22840324  )。中興歷史系的收件日期為 2013 年 10 月 9 號 ,逾期不受理。 3. 中興大學歷史系收到同學的資料表與票根後,將於 2013 年 10 月 20 日之前寄出「 支出憑證 」,請同學 於驗收人處簽名 並於 2013 年 10 月 30 日 前以 掛號寄回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系辦 ,逾期不受理。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新增設了臉書粉絲團,今後將與原網站同時發佈討論會相關訊息,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 groups/cliotaiwan/ > ,也歡迎各位成員以登錄臉書帳號,註冊成為臉書粉絲團的一員! 第二十二回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會議日期: 2013.09.27 會議地點:中興大學綜合教學大樓 6 樓 605 教室 會議議程 10:00 開始報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