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第十二回紀要

時間:2010年12月31日(五) 下午兩點半~五點。
地點:天主教輔仁大學文開樓三樓LE3A會議室
講題:美國的殺母文化
主持人:張四德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發表人:孫隆基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評論人:王秀雲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開幕
本次討論會首先由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系主任克斯明教授致詞歡迎與會學者和同學。由主持人張四德教授介紹主講人孫隆基教授的研究範圍、專著,並從史學的角度簡單說明本次演講主題-美國的殺母文化。

演說發表 本次討論會主要內容來自主講人孫隆基教授之著作《殺母的文化-20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台大出版中心:2010,初版),有興趣者可自行參照閱讀。

孫教授首先討論「殺母」概念的緣起,並兼論19到20世紀盛行的各種思潮,早在美國1776年的獨立是一種脫離英國母國的行為,雖然此時尚未形成明確的「殺母」概念,但當時已有許多相關的討論。
19世紀後期達爾文主義盛行,其認為「雄性是進化的革命派,雌性是保守派,雌性較接近物種的第一階段。」達爾文理論主要是探討動物界的法則,但後來逐漸被套用到人類社會上。在教育方面,德國的心理學家認為小男孩的成長過程中「重溫」是重要的階段,但不主張女孩重溫因為女性代表文明階段,人類明逐漸發展之時最好保留一些野性,否則該文明容易頹化、女性化,兩個性別的特性應該互相制衡。
1880年代起,西方社會流行「神經衰弱」理論,擔心男性的陽剛性質退化、人種沒落,而邊疆原野一項被當成保留野性的地區,因此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美國的西部邊疆抵達太平洋之後,美國開始大量營造西部原野的神話,西部原野成為神經衰弱的治療地,不少居住在東部城市的男性都到西部過著原野生活以恢復元氣。同時期,美國內部婦女和黑人平權運動日漸高漲,西方世盛行各種文明沒落論,更助長這樣的發展。老羅斯福總統在提倡海權擴張之時,也曾警告如果美國人繼續安逸地待在家鄉,美國將會成為西半球的中國,表現出白種男性的危機感,黑人成為白人男性競爭的對象,而黃種人則代表女性化與性無能。1903年《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描述家犬恢復成野狼,回歸原野的號召促成1910年美國童子軍的誕生,原始的靈感在避免男性的女性化,以和印地安人作戰的西部開拓英雄為典範。
另外一股潮流是十九世紀末開始的股仇視女性特別是母親的思想,尼采為一典型代表,各種不良的因素都被歸咎於母親,而自己則希望與母親化清界線。 同時期,羅倫斯 ,sex and character,主要在講述靈肉的背離,男性代表靈,有超越的本性,女性代表肉,負責生物周期與繁殖,兩者是不同範疇的人。在男孩升上要發展父親文化。美國人則擔心如果給予女性特別是母親太多的權利,則會使母親成為全美國的教母,使美國就成為受母親宰制的國家。仍然是在擔心男性的女性化危機,如果母親用過多的愛來保護自己的小孩,反而會使小孩的發展受到限制。
二十世紀前期,製作出m(男性)/f(女性)量表,男女兩性分別在光譜的兩個極端,介於其中的便是同性戀。同時發展出心理動力學,其理論認為性別的養成是動態的,人剛出生時都是和母親有相同性別的,小男孩則必須在成長的過程中過渡到男性性別屬向,但此過程不見得順利。
到了二十世紀中期,美國的文化人類學理論深受佛洛依德主義影響,主張文化相對主義,做了跨國的文化與性格研究,認為中國人是性別顛倒、倒錯的國家,男性受女性保護,是最糟糕的狀態。當時美國大眾流行「男女性別兩極化」的異性戀羅曼史,在文藝作品中的男性典範是私家偵探形象,剛直硬冷,女性則必須女性性徵明顯,如果性別未達到兩極化的平衡,男女關係會墮落成母子關係。而想加入職場的婦女則是男性化的結果,使心身不協調而不適任母職,這些「陽具型」的婦女有些是隱含的同性戀者,拒絕接受異性戀體制。
至此時美國的「性別危機」逐漸成形,父親在家庭中的權威喪失,父母子三角關係新組合,兒子出面反抗父親是因其父無法伸任兒子的性別角色典範,背叛了父權,甚至幫助母親助紂為虐。舊的三角關係已然轉型,發展成「宰制的母親,被動的父親,被窒息的兒子」,美國文化便從「殺父娶母」滑落到「殺母」的文化。
戰後美國婦運復甦,但卻沿用男性恐懼母親所提出的理論,女性解放的第一步便是殺母,阻斷輸送給她們賢妻良母角色的母親,這便是她們要殺掉的母親對象,男性怕女性不當賢妻良母,女性則極力排斥此角色。另外,精神分裂的罪犯經常被歸因於長期受到心理變態母親虐待所致。
1980年代以後女性主義者呼籲婦女解放不能再上男性的當,如果女性殺掉了母親,便只剩下父親,使自己失去模仿對象,這有違女性解放宗旨。因此她們重新解構佛洛伊德主義,認為男性的成長過程是離鄉背井、迷失本心,整體人格是不穩定的,只有女兒和母親的斷裂不是很明顯,還是以母親為模仿對象,因此女性的成長和思維方式重視連續性。
雖然不少人警告女性不要陷入男性的陷阱而從男生的角度去殺母,但仍有如此的情況,例如對於「母親的毀滅性」的說法仍然盛行,例如到了2000年出現的母殺子案例,以及2006年電影的例子(母親長期陪伴生病的孩子,但孩子的健康卻日益惡化,其原因是母親長期以藥物傷害孩子,讓小孩永遠需要母親的照顧與陪伴,這或許東西方是對於人性見解的不同,但美國對於「母親的毀滅性」一直有所警覺。

評論 評論人王秀雲(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認為孫老師的著作,其處理的年代長久,自19紀後期直到當代,使用的材料也相當豐富,包括許多女性主義經典著作,以及堪稱美國大眾文化經典的電影例證。王秀雲老師希望孫老師能特別針對材料的選取,向大家分享研究的過程與心得,並建議如能使用更多的二手研究成果將會使本書更加完善。另外,本書的靈感是來自孫老師早先對中國文化的反思,其淵源相當有趣。
性別研究者一直以來面臨的問題是,該如何成功地將性別分析的觀點融入既有的學術領域與方法中,帶著這個問題再回過頭來看孫老師這本著作,便會發現性別研究並不只限於家庭私領域,美國自開國以來的整個歷史過程和社會的基礎安排,在各個面向都包含著性別的機制,其中性別線索的蛛絲馬跡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去尋找。
再者,性別議題也是近代歷史的重要元素之一,孫老師的研究讓我們得以從性別面向來認識近代世界的形成,特別是書中呈現出現在化過程中霸權男性的焦慮感,能對既有的現代化理論進行補充說明。
「殺母」像個大傘涵蓋了許多現象,而殺這個動詞則涵蓋很多意義,不只限於實際上的殺害還包括象徵意義上的殺,這是讀者必須要注意的地方,書中使用的詞彙有:仇、恨、厭惡、歧視、為難、抱怨、張力(TENSION)等等。
究竟是「誰」在「殺母」?較常見的是不得志的男人,想把自己失敗的責任推到母親身上。另外,在20世紀後期女人也加入殺母行列,這聽來相當諷刺,其中的意義值得我們深思,這些婦女運動和19世紀末期「新女性」之間的關係也需要進一步被釐清,期待孫教授往後的研究。

綜合討論 涂育成(輔仁大學歷史所碩班)、賴建民(輔仁大學歷史所碩班)、林杰民(輔仁大學歷史所碩班)、王文霞教授(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郭秀鈴教授(中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陸續提問,繼續討論材料使用與「殺母」相關議題,孫老師則針對問題進行補充。



記錄人:張佑如

討論會剪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2024年度台灣世界史討論會活動】

【2023-2024年度台灣世界史討論會-讀書會公告】

2023-2024「帝國的邊界」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