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四十八回活動紀錄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四十八回會議紀錄

講題:蘇格蘭自由教會之建立與拒地之問題──教堂興建與宗教寬容之爭取,1843-1847
講者:蔡育潞(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時間:202073日(五)15:3018:00
地點: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四十八回」已於202073日於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圓滿落幕,本次討論會由淡江大學歷史學系蔡育潞助理教授擔任主講人,講題為〈蘇格蘭自由教會之建立與拒地之問題──教堂興建與宗教寬容之爭取,1843-1847年〉。此回討論會在陳秀鳳副教授的引領下順利進行,並由研究臺灣教會史以及荷蘭改革宗的臺北大學查忻副教授擔任與談者。此次共計29位與會者前來參與活動(16位教師、13位學生)。

        主講者蔡育潞教授首先提到蘇格蘭自由教會的建立是十九世紀蘇格蘭教會史的重要事件。該事件反映出英國的政教關係,亦涉及英國憲政所保障宗教寬容之問題。究其背景,蘇格蘭自由教會的建立與長老教會本身民主議事的特點所帶來的矛盾有關,尤其教會贊助者(patronage)與否決法案(The Veto Act)導致蘇格蘭教會的十年衝突(Ten Years’ Conflict, 1834-1843)成為教會分裂更直接的原因。依據1712年的贊助者法案(Patronage Act of 1712)教會事務由教會贊助者所進行的安排,一般信眾是否有權能夠否定其安排,該法案為衝突的核心問題。十年衝突期間由贊助者所提名的見習牧師(probationer)為信眾們所否決,成為教會分裂以及建立自由教會的導火線。後來政府的民事庭裁定教會逾越權力且否決法案不合法。裁決結果意味著國家權力高於教會的意義,反對判決的教會人士在體制內做出協調未果後,超過450名牧師離開國教而創立自由教會。

        從國教脫離後,自由教會所面臨的困境與後續進展。借用地或戶外作為自由教會禮拜暫時的集會地,即使常出現部分地主拒絕借地的問題(即拒地問題)。蘇格蘭自由教會領導者查麥士(Thomas Chalmers, 1780-1847)的領導才能,引導信眾的團結與募集眾多資金。自由教會計畫建造700座教堂,1847年時已完成676座,而其中487間已完全清償債務,這顯現出自由教會執行計畫的效率以及團結性。自由教會也訴諸於國會請願,1845年的國會請願不論上下議會皆表達了同情與關注。次年再次請願後,國會設立調查委員會、啟動調查並提出保障自由教會的法案。法案雖未獲通過,但越來越多地主對自由教會轉向讓步,使拒地問題在1850年代基本上能夠獲得紓解。

談者查忻教授從台灣教會史的研究與講者進行對話。查忻教授提及,教會的分裂/分離在教會史上一直是頻繁的現象,而如何分離也是值得探討的重要議題。而當在探討長老教會的例子時,代議制的傳統更不能忽略掉一個問題:代議制之下,教會的各種決議究竟代表的是誰的意見?另外,與談人總結道:教會分裂後,勢必都會遭遇到聚會地點、信眾與經費來源的議題,這是現今教會也會面臨到的問題。與談人也提及:自由教會在十年內建立近700間的教會,可見其積極性,而每間教會建築設計的相似性以及建造的速度,或許與當代工業革命的規格化、制式化生產有所關聯,這項問題也提供給予主講者思考。

與會者也對於此次討論會講題進行眾多提問。中研院史語所張谷銘副研究員提問:這些從國教分離出來的牧師,自己的生活與經濟負擔便無保障,這些牧師離開教會的動機為何?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李鑑慧副教授對於蘇格蘭教會的社會背景有更多的好奇,在這教會分裂/分離的背後究竟代表著什麼樣的社會意涵?由於時間問題,講者進行簡單的回應。離開國教會的自由教會的牧師而言,他們固然了解離開所導致生活或是教會師去穩定的經濟來源,因此講者認為信仰的動機而離開仍為重要的原因。同時不可忽視信眾的力量,自由教會的組成是以中產階級為主,他們希望在社會中能有貢獻,因而自願投入於社會,他們對於宗教的關注或是自由教會的建立也來自於對信仰的參與以及對於宗教的熱情。自由教會或所獲得的土地,也是有計畫的安排,他們經常選擇教區的邊緣區域設立教堂,也藉此吸引民眾。講者最後也提到過去教會分離的經驗,也可以見到現今的教會發展。

會後,與會學者們討論世界史討論會後續發展與活動,分享彼此經驗與心得。感謝與會師長與同學參與,並期待下次聚首!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謹上 20207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2024年度台灣世界史討論會活動】

【2023-2024年度台灣世界史討論會-讀書會公告】

2023-2024「帝國的邊界」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