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1的文章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第十二回紀要

圖片
時間:2010年12月31日(五) 下午兩點半~五點。 地點:天主教輔仁大學文開樓三樓LE3A會議室 講題:美國的殺母文化 主持人:張四德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發表人:孫隆基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評論人:王秀雲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開幕 本次討論會首先由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系主任克斯明教授致詞歡迎與會學者和同學。由主持人張四德教授介紹主講人孫隆基教授的研究範圍、專著,並從史學的角度簡單說明本次演講主題-美國的殺母文化。 演說發表 本次討論會主要內容來自主講人孫隆基教授之著作《殺母的文化-20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台大出版中心:2010,初版),有興趣者可自行參照閱讀。 孫教授首先討論「殺母」概念的緣起,並兼論19到20世紀盛行的各種思潮,早在美國1776年的獨立是一種脫離英國母國的行為,雖然此時尚未形成明確的「殺母」概念,但當時已有許多相關的討論。 19世紀後期達爾文主義盛行,其認為「雄性是進化的革命派,雌性是保守派,雌性較接近物種的第一階段。」達爾文理論主要是探討動物界的法則,但後來逐漸被套用到人類社會上。在教育方面,德國的心理學家認為小男孩的成長過程中「重溫」是重要的階段,但不主張女孩重溫因為女性代表文明階段,人類明逐漸發展之時最好保留一些野性,否則該文明容易頹化、女性化,兩個性別的特性應該互相制衡。 1880年代起,西方社會流行「神經衰弱」理論,擔心男性的陽剛性質退化、人種沒落,而邊疆原野一項被當成保留野性的地區,因此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美國的西部邊疆抵達太平洋之後,美國開始大量營造西部原野的神話,西部原野成為神經衰弱的治療地,不少居住在東部城市的男性都到西部過著原野生活以恢復元氣。同時期,美國內部婦女和黑人平權運動日漸高漲,西方世盛行各種文明沒落論,更助長這樣的發展。老羅斯福總統在提倡海權擴張之時,也曾警告如果美國人繼續安逸地待在家鄉,美國將會成為西半球的中國,表現出白種男性的危機感,黑人成為白人男性競爭的對象,而黃種人則代表女性化與性無能。1903年《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描述家犬恢復成野狼,回歸原野的號召促成1910年美國童子軍的誕生,原始的靈感在避免男性的女性化,以和印地安人作戰的西部開拓英雄為典範。 另外一股潮流是十九世紀末開始的股仇視女性特別是母親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