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四十八回活動紀錄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四十八回會議紀錄 講題:蘇格蘭自由教會之建立與拒地之問題 ── 教堂興建與宗教寬容之爭取, 1843-1847 年 講者:蔡育潞(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時間: 2020 年 7 月 3 日(五) 15:30 - 18:00 地點: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四十八回」已於 2020 年 7 月 3 日於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圓滿落幕,本次討論會由淡江大學歷史學系蔡育潞助理教授擔任主講人,講題為〈蘇格蘭自由教會之建立與拒地之問題 ── 教堂興建與宗教寬容之爭取, 1843-1847 年〉。此回討論會在陳秀鳳副教授的引領下順利進行,並由研究臺灣教會史以及荷蘭改革宗的臺北大學查忻副教授擔任與談者。此次共計 29 位與會者前來參與活動( 16 位教師、 13 位學生)。 主講者蔡育潞教授首先提到蘇格蘭自由教會的建立是十九世紀蘇格蘭教會史的重要事件。該事件反映出英國的政教關係,亦涉及英國憲政所保障宗教寬容之問題。究其背景,蘇格蘭自由教會的建立與長老教會本身民主議事的特點所帶來的矛盾有關,尤其教會贊助者( patronage )與否決法案( The Veto Act )導致蘇格蘭教會的十年衝突( Ten Years’ Conflict, 1834-1843 )成為教會分裂更直接的原因。依據 1712 年的贊助者法案( Patronage Act of 1712 )教會事務由教會贊助者所進行的安排,一般信眾是否有權能夠否定其安排,該法案為衝突的核心問題。十年衝突期間由贊助者所提名的見習牧師( probationer )為信眾們所否決,成為教會分裂以及建立自由教會的導火線。後來政府的民事庭裁定教會逾越權力且否決法案不合法。裁決結果意味著國家權力高於教會的意義,反對判決的教會人士在體制內做出協調未果後,超過 450 名牧師離開國教而創立自由教會。 從國教脫離後,自由教會所面臨的困境與後續進展。借用地或戶外作為自由教會禮拜暫時的集會地,即使常出現部分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