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十四回 紀要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十四回  紀要

      開幕
由中正大學歷史系方志強主任致開幕詞,歡迎各位學者與學生的蒞臨,接著本計畫主持人台大歷史系楊肅獻教授致詞,簡述本討論會的發展過程與進行方式,討論會正式開始。

第一場
主持人:方志強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主任)
主講人:李鑑慧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由「棕狗」傳奇論二十世紀初英國反動物實驗運動策略之激進化〉
汪采燁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Mary Wollstonecraft:一位女性飄泊者的旅行歷程〉

李鑑慧
〈由「棕狗」傳奇論二十世紀初英國反動物實驗運動策略之激進化〉
「棕狗傳奇」是二十世紀動物保護運動的重要象徵,成功引起社會對動物問題的高度關注。在探導動物保護運動的發展過程時,我們必須兼顧自十九世紀後期以來的社會運動發展脈絡,隨著政治、社會環境的改變,動保人士也積極地吸收新的元素,積極地向世人展現他們宣傳並捍衛理念的決心。
「棕狗傳奇」要從英國動物保護運動的傳奇領導人-露意斯.林達哈格比(Louise Lind-af-Hageby, 1878-1963)說起,1902哈格比為了深入了解動物實驗的實際情況,註冊成為倫敦女子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Medicine for Women)的學生,期間觀察並記錄了五十場動物實驗的情況。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地便是一隻無名棕狗的境遇,這隻狗在未注射麻藥的情況下經歷多次解剖實驗,在解剖課程上,教授與學生對待被解剖動物的冷酷態度和歡笑聲,更加強了這隻棕狗的悲慘境遇。
在棕狗故事被公諸於事後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當時未施打麻醉並重覆對同一隻動物進行實驗是違法的,但該學校否認此一報導之真實性進而控告對方誹謗,此案雖然以證據不足判報導者敗訴,但「棕狗」卻成了象徵圖騰,支持與反對動保的雙方圍繞著此象徵展開一波波的對抗。動保運動自十九世紀以來即逐漸與政治激進派合流,為原先以基督教道德為核心的運動添加了社會、女性主義等色彩。
在策略上主要透過積極地對大眾宣傳的方式,企圖利用輿論壓力來達到動物實驗問題的解決,配合當時政治參語的擴大,大眾亦成為主要訴求對象之一,在加上教育普及率和印刷技術的改善,報紙、大型海報等成為主要宣傳品,一改過往以文本追求理性論述的做法,而以視覺圖像和巡迴演說、遊行等更傾向大眾文化的做法為主。另外,透過實體店舖的陳列展示,讓民眾能親自體驗解剖實驗的現場,更能達到宣傳的時效。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動保運動中亦十分活躍,動保運動和女權運動的發展有密切的關聯。
在「棕狗傳奇」的背後我們可以看見有別於傳統歷史解釋的面向,運動人士真對政治社會變遷相當敏銳且做出適度回應,善用新物質文明來推動改革,而在這個過程中棕狗成為絕佳的宣傳象徵物。



汪采燁
      〈Mary Wollstonecraft:一位女性飄泊者的旅行歷程〉
本文以十八世紀《漂泊者;或女性的困境》(The Wanderer; or Female Difficulties )一書中的「女性漂泊者」概念-無助的異鄉人、找不到安置身心之處,探討Mary Wollstonecraft一生的旅行,以及她自身理念的追求和對當時社會現況所做出的種種反思。
Mary Wollstonecraft是一位英國女作家,同時也是激進派和女性主義思想家,終其一生鼓吹不論階級性別,人人都應享有相同的權利,只要社會給與人相同的機會和教育,每個人都能發展出良好的理性與能力,對社會、人類福祉都能有所貢獻。旅行對她而言不只是身體的移動,還包括心靈的移動,由於心中充滿不確定性、無家的焦慮,而一再出發尋找能做為理想的家的地方,在過程中自我與異鄉兩個平等體不斷相互影響,旅行給與心靈自由思考的同時也會增加無家的漂泊感。
1790年出版《人權辯護》,表達她對於自然權力的觀點,1792出版《女權辯護》造成社會轟動,主張性別的差異是來自社會的建構,一反啟蒙以來認為男女是因生理差異而造成能力不同的看法。Mary Wollstonecraft認為家庭是社會的核心,丈夫與妻子應該享有相同的權利,彼此地位平等,互相尊重,家庭的和睦也是文明的表現。1792年Mary Wollstonecraft來到法國巴黎,她原先對於法國大革命抱持樂觀的態度,但革命後的混亂狂暴對她產生極大的衝擊,逐漸改變她的想法,認為用革命這種不自然的方法達成的改革是無法建造成熟穩健的社會。
Mary Wollstonecraft有過兩段感情, 1793年在巴黎和一位美國商人Imlay相戀,育有一女,她為Imlay真摯地付出但卻沒有得到相對的情感回報。在1795年前為處理Imlay的商業事務,帶著剛出生的女兒往北歐,並寫下《瑞典、挪威和丹麥簡居書簡》,內容包含對政治深刻的觀察和對大自然無限的情感。不論是對理想的政治社會制度的追求,或是扮演獨立自主的女性角色,還是獨自扶養女兒,都讓Mary Wollstonecraft感到心力交瘁,多次自殺未遂,最後,她選擇理性地離開Imlay。
她的旅行書寫中未能表現出濃厚的國族情感,原先能代為她解除束縛的旅行,也逐漸帶給她不知所蹤的焦慮和不被社會需求的孤獨感。直到生命的末尾,Mary Wollstonecraft和William Godwin相戀結婚,在她的作品中不確定的焦慮感才逐漸減少,在經歷漫長的漂泊之後終於找到了安適之地。




第三場
主持人:孫隆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主講人:周雪舫(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烏克蘭哥薩克人的形成與建國〉
蔡米虹(玄奘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美國黑人雜誌研究-以約翰.強森創辦的《黑人文摘》為視角〉

               周雪舫
        〈烏克蘭哥薩克人的形成與建國〉
  「哥薩克」一詞源自突厥語指「自由人」或「強盜」之意,哥薩克人生性熱愛自由、平等,為了不受各政權的壓迫,前往人跡較少但環境險惡的邊境生活。到了十五、十六世紀,為對抗波蘭的政治和信仰支配和韃靼人的入侵,烏克蘭哥薩克人於德聶伯河下游地區形成自治團體,過著半軍事化的生活,戰時選舉出「蓋特曼」為臨時領袖。在此其間仍不斷有農奴逃離波蘭落腳這篇荒原,此風潮在十七世紀時達到頂峰。
十七世紀,烏克蘭農民和哥薩克人在赫梅利尼茨基(烏克蘭語:Хмельницький)的領導下,多次擊敗波蘭軍隊,1649年簽訂「茲博羅夫條約」,波蘭正式承認一個自治的「哥薩克王國」存在。然而,由於危機尚未解除,遂決定援引莫斯科公國的勢力來與波蘭對抗,但無奈莫斯科勢力的滲透卻是烏克蘭無力阻擋的惡果。1667年簽訂「安德魯索沃休戰條約」後,烏克蘭境分別被劃歸成波蘭和莫斯科公國的勢力範圍。
到了十八世紀卡薩琳二世統治時期,哥薩克的獨立王國地位被廢除,成為政府直接統制的行省。在1918到1922年有過短暫的獨立,之後便被納入蘇聯的範圍之內,直到1991年蘇聯瓦解才終於獲得獨立地位。



               蔡米虹
   〈美國黑人雜誌研究-以約翰.強森創辦的《黑人文摘》為視角〉
  1940年代,約翰.強森創辦了《黑人文摘》,希望能透過創辦一本完全屬於黑人的雜誌,讓黑人能夠形成自我文化認同、擺脫白人的掌控,因為他認為當時美國黑人真正的貧困不在物質層面,而在精神層面。另外,他認為出版品是較能打破種族的隔閡達到跨界流通效果的媒介,希望此雜誌能夠溝通起黑人以及白人的社會。
《黑人文摘》創辦的時代背景相當艱困,適逢經濟恐慌與二次大戰的動亂時期,再加上資金的缺乏,創立的過程十分曲折。首先是客源問題,最後透過約翰.強森攻讀的「最高自由人保險公司」提供的客戶名單而獲得解決,以郵寄廣告信件給客戶,等待客戶預訂雜誌來籌備首刊的資金。再者是資金的問題,最初郵寄資本需五百元美金,分別由銀行借貸和約翰.強森的母親分攤這筆款項。而印刷問題也是透過「最高自由人保險公司」的合作夥伴「進步印刷公司」協助,才促成這本雜誌的誕生。
約翰.強森判定1940年代的外在環境變動必定會帶動社會變遷,決定逆向思考,毅然決然在最艱困的環境下投身黑人出版事業,雜誌內容則以當時代的最受矚目的黑人議題、新聞等為主題,提供黑人讀者最新的資訊與評論。
1945年約翰.強森又創立《黑檀》(Ebony)雜誌,以圖文並茂的內容深受讀者歡迎。1951年創辦《黑玉》(Jet)雜誌,為一以流行、娛樂為取向的口袋型雜誌。《黑檀》、《黑玉》兩者都成為現今最著名的黑人雜誌之一。
1951年《黑人文摘》雜誌卻因財務問題而被迫停刊,自1942年到1951年共發行109期,在1960年重新復刊,到1970年之間共發行107期,仍能吸引相當數量的讀者。1970年起《黑人文摘》停刊,改名為《黑人世界》(Black World),充分反映出美國社會的變動,核心目標在於挖掘刊載黑人的文學、藝術創作品,並且將關懷轉向更寬闊的全黑人世界。
整體來說,約翰.強森最初的理想已透過他的雜誌而實現,其理念經由出版品傳播到黑人社會的各個角落,進而成為形塑黑人自我意識與文化認同的重要因素。



               閉幕
  由中正大學歷史系方志強主任與計畫主持人台大歷史系楊肅獻教授致詞,再次感謝所有與會者的蒞臨,並由方志強主任頒發紀念品,代表台灣世界史討論會贈與本次發表的碩士生,第十四回台灣世界史討論會圓滿結束。



記錄人:張佑如

討論會剪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2024年度台灣世界史討論會活動】

第64回講論會

【2024-2025年度台灣世界史討論會活動】